納米顆粒跟蹤分析儀是一種采用納米顆粒跟蹤分析(NTA)技術的精密儀器,主要用于測量納米顆粒的粒徑、濃度及Zeta電位等多參數,其檢測范圍通常覆蓋10-2000納米,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、納米材料、環境監測等領域。該儀器基于激光散射與布朗運動追蹤技術。一束聚焦的激光束照射含有納米顆粒的樣品池,顆粒散射的光被顯微鏡捕捉并由高速相機記錄,形成顆粒運動的視頻。專用軟件逐幀分析視頻,自動識別并跟蹤每個顆粒的移動路徑,通過斯托克斯-愛因斯坦方程計算其擴散系數,進而推算粒徑。同時,通過統計顆粒數量可計算濃度,而施加電場后測量顆粒電泳遷移率則可得到Zeta電位。
一、日常使用后保養(每次測試后)
1.樣品池/樣品室清潔
立即用超純水(18.2 MΩ·cm)沖洗樣品池(如玻璃樣品室、注射器或流動池)至少3次;
若樣品含蛋白質、脂質或有機溶劑,先用適當溶劑(如乙醇、異丙醇)沖洗,再用超純水潤洗;
禁止使用超聲清洗樣品池(可能損壞鍍膜或密封結構);
用無絨lint-free擦鏡紙或氮氣吹干,避免水漬殘留。
2.激光與光路窗口檢查
目視檢查激光入射窗和物鏡前片是否潔凈;
若有污漬,用專用鏡頭清潔液+擦鏡紙輕柔擦拭(切勿用酒精直接噴灑);
避免手指接觸光學表面。
3.廢液處理與管路清理(如帶自動進樣器)
排空廢液瓶;
用去離子水或乙醇沖洗進樣針和連接管路,防止堵塞或交叉污染。
二、定期保養(建議每月或每50小時運行后)
1.激光器狀態檢查
通過軟件查看激光功率輸出是否穩定(如NanoSight軟件中的“Laser Intensity”);
若功率明顯下降,需聯系廠家校準或更換(激光器壽命通常為1–2萬小時)。
2.相機與成像系統校準
運行空白背景測試(僅注入超純水),確認視野中無漂浮雜質或固定噪點;
如發現固定亮點/暗斑,可能為CMOS傳感器污染,需專業清潔;
定期進行聚焦校準,確保顆粒軌跡清晰。
3.散熱與環境維護
清潔儀器背部散熱風扇和通風口,防止積塵導致過熱;
檢查實驗室溫濕度(建議:20–25℃,RH<60%),避免冷凝。
4.軟件與數據管理
備份校準文件和用戶設置;
更新至最新版軟件(可修復已知bug、提升分析算法)。
三、長期停用(>1周)保養措施
徹d清潔樣品通路,確保無任何殘留液體;
將樣品室干燥后密封存放(可放入干燥器或充氮保護);
關閉激光器電源(部分型號支持待機模式,但長期不用建議完q斷電);
覆蓋防塵罩,避免灰塵進入光路系統。
